一村一品

志在农村筑梦田野 泥土芬芳彩绘春秋

中国网 · 2018-08-02

他把青春的故事写在希望的田野,他把创业的汗水洒进芳香的泥土,他把一生的梦想植入肥沃的土地,心在农村志在农业干在农田,满身散发出芳香扑鼻“农味”的罗剑华,放弃稳定收入的铁饭碗,跳进“农潭”嗅芳香,敢立潮头唱大歌,使这个满身“泥土味”的新型职业农民,成为了四川荣县现代农业的弄潮儿。风来了雨里去,他用勤劳和智慧在1609平方公里的广袤荣州大地上引领着现代农业的潮流。

“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、市级示范家庭场、自贡粮油生产暨高产创建一等奖、自贡市创业先进个人、荣县创业突出贡献奖、荣县优秀新型职业农民”等一摞摞厚重的荣誉背后,是罗剑华痴迷农业、专注农业、引领一方农业走向科技道路烙下的深深印迹。

近几年来,每年对县内3万亩水稻从引种、育秧、栽插、统防、机收、收购、加工、销售践行了一条龙科技示范引领;每年以100亩基地为中心,辐射县内3000亩柑橘实施无公害管理。近年来,每年促农增收700多万元,近100户建档贫困户得到帮助脱贫。

 

学农从农教农一生与农结良缘

现年47岁的罗剑华,出生荣县来牟镇农村家庭,上学路上、寒暑假期,身边的农耕文化处处熏陶着他,播种、栽秧、收打,罗剑华自懂事起就与农耕结下不解之缘。他就读大专时,学的也是农业技术推广,离开校园后,干的也是农业科技,2014年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,并拿到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后的罗剑华,更专注于农业科技的发展。

罗剑华曾任荣县种子公司成佳服务站站长,成佳区农业技物服务站总经理,现任自贡剑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,荣县剑华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,自贡市种子协会副会长,荣县农资者协会副会长,荣县蔬菜协会副会长,荣县农民创业协会副会长,荣县农业科技服务部常务副总经理。这一串职务中,都与“农字”紧密相连。

现已是高级农技师的罗剑华,还是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兼职教师,他向学员传授的也是农业知识。用他的话说,我祖祖辈辈是农民,农村这块广阔的大地,孕育了我们,抚育了我们,也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,我血管里浸染着浓浓的农字情,这一辈子离不开农业。

在农垦道路上,罗剑华学农有一股钻劲,家里近千册两万余元的农科书籍,折射出他挑灯学习的身影;罗剑华从农有一股闯劲,他能冒酷暑战寒冬扑下身子亲自干;罗剑华教农有一股严劲,他兼职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师,每一堂课都以严谨的态度备课授课。据不完全统计,通过他在荣县4000多亩粮食、水果、蔬菜基地的引领示范下,带动县内近一万户群众走上科技农耕路,科技耕种面积3万多亩;兼职教学5年授课200课时,近10000名学员听他授课。 

 

建基地做示范敢叫土地换新颜

深秋的荣州大地,冷冷的秋风扫落树上的黄叶。然而,走进双石镇长冲村100余亩柑橘果园看到,单果最重可达0.5公斤的不知火柑橘,害羞地躲在白色的袋子里,远远望去,这丰收的景象尽收眼底。这片面积达100亩的不知火柑橘林,便是罗剑华2015年流转后作为水果栽管打造的示范基地。

“流转这100亩柑橘林时,果树是半死不活的,通过采取降低化肥施用改用有机肥无公害化管理后,2017年以每斤3.5元的价格卖了20万多斤。为了带动双石镇3000多亩柑橘科学管理,已经把我的管理方法给双石镇200多户果农培训了六次。”罗剑华介绍。

“他懂农耕技术,又有社会责任感,他主导成立剑华谷物专合社后,近4年来在我镇不断推广代耕代种、化肥农药双下降无公害粮食种植模式,2000多亩水稻让他经营得风生水起。通过4年的实践,水稻品质好产量高,农民获得效益他赢得收益。”荣县新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刘瑞强介绍。

为了稳定荣县粮食种植,罗剑华还探索开启了代耕代种模式,免除农户种植风险还获得二次分红。近两年,在县内新桥、观山、雷音三个乡镇累计实施代耕代种6000多亩,代耕农户从专合社分得250多万元红利。

电商开启产品销售新通道。代耕代种让农民种出来,罗剑华全部回收后,委托县内一家大米加工厂加工,再通过网上微商原汁原味进行销售。注册的‘剑优香粒’优质大米,通过微商卖到了首都北京及西藏、广东、重庆、成都等地,近两年网销量达到60多吨。

目前,罗剑华在荣县以发展水稻、玉米等谷物生产为主,现有基地面积4000余亩,带动周边谷物、玉米、土豆等粮食科技耕种近3万亩。

 

新思维新技术引领示范做表率

降低化肥改施有机肥,降低传统农药改施生物农药,无人植保机喷药引领科技,这些,就是罗剑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的举措。

降低化肥改施有机肥。“今天你送3吨有机肥到(新桥镇)麻柳场村,32户农户要的数量在村主任那里,你到了后打村主任电话。”这是今年春耕时节,罗剑华用手机在调运肥料到代耕代种农户家的镜头。

罗剑华介绍,近两年,共向新桥、观山、雷音三个乡镇代耕代种的3000亩水稻改施了近1000吨“碧护”有机肥,降低化肥施用500余吨。通过使用有机肥不断改善土质,提供农产品品质。

降低化肥改施有机肥后,效果咋样呢?“我的8亩水稻通过降低化肥改施‘易多收’有机肥,去年亩产达到1352斤,穗粒饱满增产。”麻柳场村5组农户虞泽军介绍。“去年,通过县农牧业局专家到新桥镇现场测产,最高产量达到1540斤,平均产量达到1340斤,再生稻还收获了260斤(平均产量)。”罗剑华介绍。

降低传统农药改施生物农药。2017年7月10日,荣县新桥镇麻柳场村6组成片的水稻田边,四周围了不少观看无人植保飞机开展水稻二化螟虫防治的村民。而这组镜头,就是罗剑华投资10万余元购买一台采购无人植保机后,在荣县首次采用无人植保机对水稻统防统治,这既节约劳力又避免下田作业人员农药中毒,更利于成片集中防治达到更佳的防治效果。作业现场,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长周远清当即号召27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进行推广。近两年,他采用无人植保机对水稻统防统治的面积达1万余亩。

如今,罗剑华取得了荣县植保站核准的“县级植保专业合作社”,有农作物植保作业服务队1个,作业人员60人,拥有植保机械设备30台、套,近两年实施政府购买水稻病虫害防治公共服务项目6万多亩,被荣县农牧业局授予“先进植保专合社”。今年,专合社将发挥这无人机的优势,帮助村民抢抓时机预防5000多亩。

个人富不算富,引领一方百姓共同增收才是责任路。2013年,注册成立了剑华谷物种植专合社,这是一个以公司+支部+农户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。专合社旗下有550多个会员,涉及新桥、观山等3个乡镇。求真务实,引领农民科学耕种的剑华谷物专合社,是自贡市第三批农民专合社示范社、荣县2015年度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。

新型职业农民,对于罗剑华来说不仅是一个闪光的“标签”,更是一种时代的责任和担当,他把“个人富不算富、大家富才算富”的全面小康意识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在科技示范、创新农耕等现代农业领域中,做着前人没敢想的洪荒大业,在希望的田野中书写着现代农业的华章,成就着他一生为农的梦想。(作者:蒋兵)